My rating: 3 of 5 stars
沒想到我有一天竟然會在這個博客上用中文寫一篇書評。其實, “書評” 這個詞不太適當。我以下寫的內容應該只能算是十分隨意、非正式的 “讀後感”。想來想去,想要念英文 文學的我以後不會有很多讀寫中文的機會。為了避免我的中文水平下降到太離譜的地步,我還是偶爾讀一本中文書,再將短短的 “讀後感” 登上這裏吧。。。
/
幾個禮拜前,電視播放了一部關於王文興的紀錄片。主持人解釋了王文興的寫作風格特色,也談到他的代表作,《家變》,所探討到的父子關係 主題。就這樣,《家變》引起了我的興趣,而我決定把它讀完。
在《家變》的第一、二頁以內,故事中的父親就從家門往外走去而消失了。在這個時候,我覺得《家變》的讀者 有百分之90個就會馬上 認為整本書會圍繞著主人公,范曄,尋父親的過程。(另外的百分之10 先見之明的能力比較強)。
可是,《家變》的情節並沒有根據一個線性的劇情。作者通過157 個小段來敘述主人公的過去,以各種小細節反映出他成長的過程。這就是故事的“暗線”。反過來而言,王文興藉由 A 至 O 的小段來敘述故事情節中的“明線”,也就是范曄找父親的發展。
暗線 (許多段路都這麼短)
21 晨霧還迷濛著仄巷,隔著水汗淋滴的玻璃窗板,他聽得到巷口賣豆腐的女人吟喚著唱聲:“豆腐哎——豆腐唉——”他每一天清早都聽到這個唱聲。
22 狂風呼出嗥號的聲調,窗架子自己作響不歇,一片掌大的紅葉從窗前飛過。
讀者從兩條線的交錯可見,范曄與父母最初感情密切,家庭氣氛也十分溫馨。然而,在父親欠錢、搞外遇,以及母親又嫉妒又憤怒的情況之下,家中就開始出現不少變化,而家人之間的爭吵以及衝突也自然日益增加。於是,范曄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漸漸長大。明線 (每一段,長短,都是由刊登於報紙的廣告開始)
G 父親:您離家已經半個月了,請快快回來吧! 子曄
M 父親您離家已近三月,請歸來,一切問題當照尊意解決。 子曄
王文興就是從這些家庭衝突出發來強烈抨擊 當時傳統、封建家庭 令人窒息的 制度。他批評的其實也就是 家庭 這整個機構:
“家是什麼?家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一種制度!它也是最最殘忍,最不人道的一種組織!……為什麼要有家庭制?這個制度最初到底是誰無端端發明出來的?……事實上如果我們開眼看一看人家其他的異種西方國家文明,看看其他的高等文明,就會知道根本就不認為什麼'孝'不'孝'是重要的東西,在他們的觀念裡邊好像完全歷來就沒有註意過是有這樣的一個需要。”
“在今天台灣的社會上家庭中其所以互相無法藹然相處的原因以我的觀察所得來看至少抓得出兩個原因是主要最要的原因而來:第一——這兒的房子太小,住在一家子的人相相互互妨礙,沒有辦法達到眼不見為淨的田步。往日的仕大夫一般人他們蠻可以精求'孝道',他們的房屋屋敞廳恢,他們具那樣的條件講求孝道當然容易,讓他們來住住像我們這樣隘小狹湫的日本房子住住看——第二:今天一大部份家庭裡面的問題出在我們這些當兒晚的人沒有辦法去嚴格懲處我們自個兒的父母,不能夠去很打他們一陣。假如是家裡面的小孩子們當他們觸犯了誤禍的時候,你可以一任自由地去呵責他們,笞打他們,如斯一來你的心裡面的氣就也跟著消了,問題因此也就隨而化為無形了。可是對於為父為母親了的人卻一點無有可能這麼的個去做去。以是心底里淤積的憤恨愈積愈增! ”到了最後,父親還是沒有歸家。可是,這時,重點已經不在於他的所處了。反而,作者希望我們留意的是范曄以及母親“更加愉快”的生活,在父權家庭制度的崩潰之下所享受的幸福。
王文興的風格獨特新穎,故事的鋪排也極度巧妙。
而這本書耐人尋味,引起讀者的思考,叫我們重新考慮“家庭”的定義。
View all my review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